“楚王失弓”故事开拓的境界

分类:教育故事
2015-04-29 20:37 阅读(?)评论(0)

今天参加区里面的“读书峰会”,期间听到“楚王失弓”的故事,百度一下,故事里呈现了不同的境界。或许可以让人思考。

“楚王失弓”故事开拓的境界

 

“楚王失弓”故事体现了境界构成的时空属性,今流传有三个版本,可谓相得益彰,现一一予以分解之。

1、《孔子家语?好生》曰:“楚王出游,亡弓,左右请求之。王曰:“止,楚王失弓,楚人得之,又何求之!”孔子闻之,惜乎其不大也,不曰人遗弓,人得之而已,何必楚也”,儒家所展现的境界是:

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弓,手下们想去寻找,他阻止道:“失弓的是楚国人,得弓的也是楚国人,何必去寻找弓呢?”这事从楚王角度体现了人、财、物与国土的一体观,在国人的眼里,显示楚王的宽广胸襟。而孔子则不以为然,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,他说:“失弓的是人,得弓的也是人,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?”在孔子的心目中,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,都是平等者。

2、《吕氏春秋?孟春纪?贵公》曰:“荆人有遗弓者,而不肯索,曰:‘荆人遗之,荆人得之,又何索焉?’孔子闻之曰:‘去其[荆]而可矣。’老聃闻之曰:‘去其[人]而可矣。’故老聃则至公矣。”,道家所展现的境界是:

楚王去打猎,把一张心爱的弓弄丢了。其左右之人十分着急,要去寻找。楚王却坦然道:“楚人失之,楚人得之,何必再去找呢?”。孔子听说这件事后,很不以为然地说:“何必要一‘楚’字,‘人失之,人得之,又何索焉,’岂不更好?”。而老子听到这件事后,更进一步说道:“何必再要一‘人’字,‘失之,得之,又何索焉’,故老子为至公矣。”。

孔子体现天下人人平等思想,老子体现天下人与万物平等思想。

上文后面由此总结:“故老聃则至公矣。天地大矣,生而弗子,成而弗有,万物皆被其泽、得其利,而莫知其所由始,此三皇、五帝之德也”,是专门赞叹老子博大胸怀与三皇五帝齐德也。

3、明末高僧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云:“楚王失弓,左右欲求之。王曰:‘楚人失弓,楚人得之,何必求也。’仲尼曰:‘惜乎其不广也。胡不曰:人遗弓,人得之,何必楚也。’大矣哉!楚王固沧海之胸襟,而仲尼实乾坤之度量也。虽然,仲尼姑就楚王言之,而未尽其所欲言也。何也?尚不能忘情于弓也。进之则王失弓,王犹故也,无失也;假令王复得弓,王犹故也,无得也。虽然,犹未也,尚不能忘情于我也。又进之,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,安求其所谓弓也、人也、楚也。”,佛家所展现的境界是:

莲池大师对楚王的“沧海之胸襟”和孔子的“乾坤之度量”都很嘉许,但他意犹未尽。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,却还“不能忘情于弓”。楚王失弓或得弓,他本身犹如故往,无所谓失得。这还不够,因为还“不能忘情于我”,连求所谓“我”都不可得,又如何求“弓、人、楚”呢?

这番理论是佛家四大皆空境界的写照,但因孔子去“楚”言“人”,便得“乾坤之度量”桂冠,则是一种小“乾坤”观。

莲池大师在此处未提及老子的言辞及境界,看来其佛的境界最多是与道并驾齐驱而已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2-01-01 16:51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亲子博客群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baby/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